今年是国产科幻热度高涨的一年。从开年播出的电视剧《三体》到春节档的电影《流浪地球2》,影剧两开花,国产科幻,从未如此热闹。
(资料图)
仿佛是为了给这股热度加把劲儿,近期网飞版的《三体》剧集也发布了一支预告片,这自然会被拿来跟已有的《三体》剧集做对比。腾讯版的《三体》可以说趟出了一条不错的科幻剧创作道路,针对原著的“逐帧翻拍”,尽最大可能还原《三体》小说中的瑰丽想象,像“人列计算机”等名场面,腾讯版的剧集都给予了高度还原。
然而腾讯版《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又有什么存货可以拿出来跟网飞版的《三体》一较高下呢?在梳理了一番国产科幻剧的储备之后,烹小鲜(pengxx01)发现了目前待播/待启动的国产科幻剧还是为数不少,并且有些已经进入到后期打磨的阶段,很快就能跟观众见面。
原著改编,国产科幻剧的终南捷径?
在梳理过程中,这些项目给人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基于小说改编是国产科幻剧的一大特点。
今年2月,腾讯视频官宣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科幻片单,一口气推出了七部科幻作品。这份片单里最引人瞩目的作品肯定是《三体》相关的剧集,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同样有不少改编自其他小说的剧集。
像《时间深渊》就是根据付强的同名小说改编。《群星》则是根据作家七月的同名小说改编,该书曾获第十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算是近年来国内科幻届颇具分量的作品。
不光是腾讯在项目开发上注重原著,其他公司同样也是如此。
百纳千成的《火星孤儿》,改编自刘洋的同名小说。相比之下,爱奇艺、壹同传奇和梦想新创共同开发的《球状闪电》知名度要更高一些,因为其原著作者为刘慈欣。
因为科幻这一类型的影视化较为特殊,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风险比较大。如果依托原著做剧集开发,文本经过出版社的筛选,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因此原著改编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最稳妥的途径。
目前来说,市场上对于这些有原著小说也是持不同态度的。在原著改编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刘慈欣长篇>刘慈欣中短篇>其他作家作品>原创项目,只要是刘慈欣的作品,没有愁卖的,他的作品无论改编形式是什么,都是争夺的对象。那些握有科幻小说版权的公司,被上门寻求合作询问最多的作品,往往作者都是刘慈欣。
然而硬核科幻数量不足
科幻剧囊括的方向其实非常多,风格也多种多样,末世、废土、赛博朋克、科技伦理……可以说每一种都有具有独特的一面。梳理国产科幻剧的风格,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扎堆在某一方向,而是呈现出一种相对多元的局面。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上,B站发布了科幻剧集《明日生存指南》。这是一部单元剧模式的作品,这也是科幻剧领域最新的大动作。
在发布的预告片里,“AI能定制将来?AI能运算情感?AI能塑造意识?”等问题被接连抛出,可见这部作品所探讨的话题还是相当前沿的,基本都是以AI作为发散原点。
《火星孤儿》描述了一个发生在空间站里的故事,一群高中生面对外星文明的降临、世界面临崩塌的局面,挺身而出,拯救人类最后希望的故事。作品中加入了大量青春元素,还涉及了一些具有现实倾向的思考。
《球状闪电》是刘慈欣的名作。这部作品的核心还是在科学伦理,不过根据爱奇艺发布的信息来说,地外文明入侵、守护祖国等方面的情节也存在。
《梦之海》涉及聚焦地球水资源危机,讲述的是一个太空探索和资源灾难的故事。在刘慈欣的作品里,《梦之海》原著的篇幅很短,只是一部短篇小说。
总体而言,在这些国产科幻待播剧中,偏硬核向的剧集还是数量不足。与其说科幻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倒不如说科幻更多是作为一种元素,“科幻+”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个别作品在其他元素上的占比要超过科幻本身,科幻被摆到了次要地位。
看得到,吃不到?
在梳理国产科幻剧项目储备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些项目再无下文,最终成了观众吃不到的饼。这种情况,其实在国产科幻领域是有传统的。
算起来,国产项目的科幻热要从2015年游族影业的《三体》电影媒体发布会算起,当时声势浩大决定投拍的电影《三体》,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毫无踪影,估计也很难再见天日了。掀起国产科幻热潮的作品,最终却再无下文了,这不能不说颇具讽刺意味。
2021年年初,知乎宣布启动科幻剧集《寒梅工程2021》项目。该剧以何夕的小说《伤心者》为基础进行改编,并邀请李光洁主演,同时推出了一支概念片。
在中国科幻小说领域,《伤心者》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因此这一消息引起了科幻迷们的激动,一度被视为当年科幻领域最令人期待的作品。可惜在概念片发布之后,这个项目就再无下文了。目前原著的版权已经被收回,这版的剧集改编实际上已经告吹,看来《伤心者》的影视化改编的道路还是挺曲折的。
类似《伤心者》这样的,在前后几波科幻热潮里并不少见。而目前的一些项目是否会步其后尘,现在也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
在科幻剧集领域,原创项目开发风险是最大的,所以其打磨过程往往也比较艰难。像腾讯片单里的《元都》《二进制》等项目,都是原创作品。这些项目距离最终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些还处于概念阶段。科幻毕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类型,不看到作品杀青播出,确实很难让人彻底放下心来。
好在有《三体》的成功在前,《三体:大史》《三体Ⅱ:黑暗森林》等项目的开发一定会得到保障,在资源投入等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头部项目,这也让科幻迷们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当然,国产科幻剧想接棒《三体》营造的良好科幻氛围,需要不仅仅是一两部精品,只有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幻剧,我们才能有底气地说:国产科幻剧已经站稳了脚跟。希望这些待播的国产科幻剧里,能涌现出更多媲美《三体》的作品。
注:全文图源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