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8月16日
(相关资料图)
科 学 时 讯
1,Immunity:“童年阴影”形成的机制
来源:BioArtMED
人类幼年时期如果经历过虐待或者是情感忽视,成年后精神健康大概率会出现问题,比如易于罹患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症。近期工作指出,罹患精神类疾病的个体往往会出现神经突触丢失以及神经环路异常。幼年时期的创伤导致神经突触丢失和行为异常的具体机理仍旧不得而知。
近日,来自韩国的Won-Suk Chung研究组确定了压力相关荷尔蒙可以通过MERTK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吞噬作用,来清除过量的激动型神经突触,并提出糖皮质激素-MERTK信号通路可以作为压力所引发的大脑功能失衡的潜在治疗靶点。
2,Brain: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被发现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拉瓦尔大学和莱斯布里奇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中逆转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某些认知表现。人脑中神经元信号的主要抑制剂是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GABA)。它与协同转运蛋白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密切合作。维持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这种离子泵可以减缓或逆转这种病理。
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分子——CLP290,这是一种KCC2激活剂,可以防止其耗竭。在短期内,给KCC2水平已经降低的小鼠施用这种分子改善了它们的空间记忆和社交行为。从长期来看,CLP290保护了它们免受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元过度活跃的影响。
3,Science子刊:基因有好坏之分吗?致病基因是人类繁衍的关键
来源:学术经纬
按照自然选择的理论,如果一个基因变异产生的表型有利于个体在当下环境的生存,那么这些遗传信息更有机会保留并传递给下一代,反之则会被淘汰。对人类来说,APOE基因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例子。拥有一条APOE4可以使AD风险上升2倍,如果有两条APOE4,风险会上升11-12倍。但在人群中,约20%的人会携带至少一条APOE4,为什么一种损伤人健康的基因没有被淘汰,还一直延续呢?
研究发现,在巴西亚马孙地区的Tsimané人群中,携带了一条APOE4基因的女性平均会有个孩子,而如果有两条APOE4基因,那么会比没有APOE4基因的女性额外多出2个孩子。APOE4可以改变Tsimané女性的生育力,并赋予儿童更好的免疫力,增强他们应对寄生虫感染的能力。生育力提升的优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自然选择保留了APOE4基因。
4,Cell:模拟导致神经胶质瘤的表观遗传损伤
来源:BioArt
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和某些白血病具有IDH突变,而IDH突变会产生一种新形态酶,可高表达一种DNA去甲基酶抑制剂——2羟基戊二酸(2HG),因此IDH突变肿瘤具有明显的DNA超甲基化特征。过度甲基化会影响肿瘤抑制基因、破坏CTCF绝缘子,从而改变拓扑相关结构域(TAD)组织,产生异常的增强子—启动子相互作用,进而激活原癌基因。
近日,来自美国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的Bradley E. Bernstein研究团队模拟了驱动IDH突变神经胶质瘤发生的复发性表观遗传损伤,包括PDGFRA基因座中CTCF绝缘子的甲基化依赖性破坏和CDKN2A肿瘤抑制因子的沉默,结果发现破坏小鼠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OPC)中的绝缘子可以使OPC特异性增强子激活Pdgfra并提高OPC的增殖水平,而且Cdkn2a启动子的沉默进一步增强OPC增殖。该研究证实了Pdgfra绝缘子和Cdkn2a的协调失活可驱动体内神经胶质瘤的发生。
5,4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认知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近年来,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通过频率依赖方式改善特定大脑功能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γ频率(30~80Hz)的神经振荡在认知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40Hz频率对动物及人类认知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
近日一篇文章从40Hz-tACS对健康人群和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的临床研究以及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进行阐述与总结。对于健康人群,γ-tACS可以提高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同时可以改善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认知障碍人群的研究中发现:γ-tACS主要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并且对认知的影响取决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受试者年龄也是决定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γ-tACS的疗效在认知能力下降和年长人群中受益更为明显。
6,Front. Neurosci:通过超高密度脑电记录系统实现单个手指运动精准解码
来源:脑机接口社区
基于脑电图(EEG)的脑机接口系统因其时间分辨率高、使用方便和较灵活的可移植性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利用直接连接到头皮的柔性电极网络采集获得超高密度脑电图(uHD EEG),常规脑电图的电极间距平均为60 ~ 65 mm,而uHD EEG的电极间距平均为 mm。
这项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EEG信号进行手指活动两两分类。获得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其中中指分类准确率高于环指最高平均准确率为()%。这为外部设备的BCI手指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7,《心理学报》:如此神奇的疗愈效果!竟然是它!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有研究表明习惯性感恩的人会拥有更多的内生力量,主观幸福感会更高。近日一篇研究指出了感恩与社会幸福感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研究者提出了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螺旋上升双向影响模型。心怀感恩的人会更加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更容易与外界和谐相处,社交关系发展良好,进而看到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例如, 在公交车上丢了一部手机,后来司机大哥帮你保存并及时联系到你,你心怀感激,那之后你就会对社会生活有更积极的评价,短期内会提升你的社会幸福感。
8,The Lancet Neurology:通过迅速加强免疫接种和扩大医疗服务覆盖,可预防更多与脑膜炎相关的死亡
来源:柳叶刀TheLancet
尽管脑膜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但每年全球仍有数十万人因脑膜炎死亡。近日一项关于脑膜炎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指出过去三十年间,全球在降低脑膜炎死亡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更多与脑膜炎相关的死亡仍可避免。通过低成本的多价疫苗、增加准确快速诊断检测的可及性、加强监测和早期治疗,全球脑膜炎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审校:Simo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