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业务实操中,经常听到品牌需要高级感,要传递出品牌的高级调性。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品牌的高级感?高级感是否只是品牌自嗨的营销词汇?高级感的高价就等同于高端吗?高端品牌的价值创造不只依赖企业自身,也得益于用户群体的维护。品牌是品质、品位与品格的体现,品牌的高级感更是由品牌内在的文化与品质、品牌精神所决定的,是品牌提供的高价值体现,而不是高价格数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仅是视觉体验
部分品牌似乎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强化视觉认知,展示产品的颜值魅力”就是品牌高级感的核心展示,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因此,不断地让设计师们借助颜色和艺术元素,通过留白的方式在产品与宣传上下功夫,想以此更加突出主题内容,让重要的信息更准确地传达。
不否认这样的操作,也许确实可以在视觉上让品牌的高级感有所呈现。但是在市场行为下,品牌的高级感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它的高级感更是一种质感,是分别在产品功能基础上的产品质感、品牌文化体系、品牌内容体系、品牌视觉体系和品牌销售体系等多个维度得以实现的。
源于取舍与克制
品牌内在高级感源于取舍,外显高级感源于克制,真正的高级感必是由内而外的塑造结果。内在的方面,指的是具有创新力和远大使命,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让品牌具有高价值与不可替代性。同样,创始团队也需要具有远大的使命感,才能为品牌注入高级的灵魂与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和聚拢更多高级人才,这才是打造品牌具有高级感的根基。
当人们首先看到品牌的时候,最具体现质感的一定是产品的本身。好的产品感是用户体验的锚点。当然,品牌名字、品牌商标、品牌包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完美的搭配,都会提升品牌的整体格调。除了产品的功能价值,也可以满足客户的情绪价值与社交价值。
品牌的高级绝对不仅仅是创意设计而已,这种高颜值的设计感,不应该是形式主义,更多的是体现在服务品牌理念方面,这也是品牌的一种取舍与克制的体现。品牌的克制、品牌的内涵文化、品牌的服务体现等都是其高级的内核。高级感并不是因为它是大牌,也不是因为它的销售价格贵,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所传递地体验与感受。
需要精神内核支撑
每一个高级的品牌,都有着品牌文化作为支撑。高级感的品牌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文化象征与价值观的共鸣。品牌没有主张就不够迷人,品牌没有价值观也不够性感。能够深入消费者脑海中占领永久心智资源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差异化的产品利益点,往往是动人的价值观。要知道,仅仅体现产品效果的广告重复一万遍确实会被记住,但是产生情感共鸣或价值观共鸣的品牌,一定会被用户更加青睐甚至主动宣传。
但是,即使有品牌文化与品牌故事也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品牌要不断重复且统一践行品牌的文化,让消费者不断信任品牌。比如,品牌的每一句文案,背后是否有对消费者深刻的洞察,消费者如何感知到你的品牌质感,归根结底都是价值交换。因此,动人的品牌主张、保持一致的品牌个性、不凡的品牌风格与语气及传递给用户的品牌善意都是至关重要的。
体现于销售策略
渠道策略也有品牌质感的介入。实际上,销售卖的不仅仅是产品,也是一种感觉。在品牌角度,销售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品牌输出,卖的是品牌理念,以及卖的是品牌精神内核与气质。品牌感强的公司,极其注重销售策略的品牌感打造。因为与消费者最近距离接触的地方就是销售端口,如何将产品展示给消费者,直接决定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
在这个阶段,品牌很多销售策略也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是有温度的还是冰冷的,是有态度的还是随波逐流的,是保持价格平稳的还是不断靠打折增加销售的,是真正与用户站在一起的还是只是想把产品销售给用户的。这些感受,在销售策略上都是品牌的一种体现。
某咖啡品牌以数字代表不同烘焙的咖啡,从小数字到大数字也是烘焙度的由浅至深。这种数字的主视觉,结合简约mini化的小罐设计与清新明亮的配色,契合当下年轻消费者崇尚极简、精致的审美路线。
“三品”体现
高价格是品牌高级感路径上的最后一环,更高的品质、更好的售后服务以及更多人性化的功能是说服消费者为品牌买单的理由,传统品牌由量向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高端产品的差异化所在,着重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提升,才能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很多品牌以为只要按高级感路径策划就可以定位高价格,所以最初的定价很高,但是无法为用户提供高价值,最后打着高端品牌的旗号又降价,后续如果想重新再涨价的难度无异于再创一个全新的品牌,消费者对品牌的消极印象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
在这场“时间即生命”的消费品市场竞争中,盲目制定的高价战略很可能让品牌失去入场的资格。品牌的高级感,仍是应该用品质与实力说话,能为消费者带去实实在在价值才是品牌真正的王牌。
(娜小扯)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15日08版)
(责编:高 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