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坐等办理”为“上门服务”
江西萍乡市安源区积极帮扶经营主体开展年报公示助企发展
(相关资料图)
□ 李培晞 陈钧智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创新探索助企纾困的“三包一助”年报精细化管理模式,围绕企业报送年报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派驻工作人员入企帮扶,建立4级统计网格架构,实行“4个坚持”助企模式,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三包一助”全覆盖网络。安源区建立联动包干服务机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联系帮扶全覆盖。包产业,一、二、三产帮扶任务明确由分管副区长负责,从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值税、个转企和入统入规提量3个方面落实帮扶任务。包企业,从规上工业、资质以内建筑业、房地产开发、限额以上批发业、限额以上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规上服务业和劳动工资8个方面列出重点企业,成立8个专项小组,分别由一名副区长和属地镇街委进行帮扶。包项目,对全区重大项目进行系统摸排,划分成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新基建7个领域,明确由一名县级领导挂点,一个以上职能部门及属地镇街委进行帮扶。各责任人协同职能部门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除开展司法帮助、优惠政策推送、政务服务帮代办、留抵退税辅导等18项常态化服务外,还专门研究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服务方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
优化年报统计网格架构。安源区市场监管局依托“三包一助”帮扶网格,搭建区、镇街、产业管理片区、企业4级年报统计网格组织架构,提升年报数据真实性、规范性、时效性。同时,将处理投诉举报、食品快检、日常检查工作与推动年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醒正常经营的经营主体按时进行年报公示,引导经营主体形成主动报送年报的自觉性,并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提高年报准确性;对自主申请年报有困难的经营主体,通过变“坐等式”服务为上门服务、在线指导和窗口办理等形式,“手把手”指导其进行填报。同时,将经营主体年报公示任务分解到基层分局,具体到网格片区网格员,明确工作时限、工作目标、工作责任,积极主动与各镇街对接,指导镇街工作人员掌握年报的报送方法、报送内容、报送程序,扩大年报工作的发动范围,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落实年报公示“每月计划”。该局认真核实辖区内经营主体年报基数,对照上年度的报送情况,根据实际制定每月计划,加强年报工作推进的整体性和计划性。坚持月走访调研,每月由县级工作队走访调研“三包一助”对象最少一次,组织专项政企恳谈会,查找企业真问题,帮助解决真困难。坚持月监测,充分研究月度数据,依据全年指标任务,适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多报合一”方式自主进行申报,确保年报公示“应报尽报”,积极稳妥推进年报工作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深化信用监管信用修复工作。针对2021年度该区有2242户经营主体没有年报被列异的情形,该局积极开展信用法规宣传活动,定期组织企业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等法律法规,主动向企业宣讲信用修复、信用承诺等商事制度改革内容,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为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安源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告知当事人应及时申请信用修复,耐心解答失信企业有关信用修复的相关问题。
2021年度,安源区经营主体有2242户没有年报被列异,有105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而被列严;今年有689户没有年报即将列入异常名录、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该局已派专人与经营主体对接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帮助其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同时,办理信用修复申请数量184件,较去年同期提高48%,广大经营主体守信、重信意识逐渐提高,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截至今年6月,安源区应报企业17347户,已报企业16658户,年报率达96%,相比去年提升两个百分点;应报农民专业合作社247户,已报农民专业合作社247户,年报率100%,相比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应报个体工商户25833户,已报25265户,年报率98%,相比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
《中国质量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