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通过
(资料图)
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
《条例》共8章66条,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保护与管理、发展与共享、保障与监督、区域协作、法律责任等内容。
《条例》指出,大熊猫国家公园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以及同域分布的野生动植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冰川等自然生态系统;独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以及历史文化遗迹和需要保护的其他资源。
《条例》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其种群繁衍壮大:加强野生大熊猫动态监测,收集遗传信息,建立个体档案和种群数量、空间分布、性别比例、遗传多样性等数据库;加强大熊猫主食竹的监测、保护、培育;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栖息地修复,提高不同栖息地斑块间的连通性;推动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实现小种群复壮;规范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内犬只等家养动物管理,防止对野生大熊猫的直接伤害和疫病传染等。
据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面积为1.93万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的87.7%,栖息着野生大熊猫1227只,占国家公园内野生大熊猫总数的91.6%,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
其中,涉及成都都市圈的成都、德阳、眉山3市,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43%。
编辑 | 何娟 责编 | 王珊珊 值班编委 | 徐兴铧
来源 | 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