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8月29日电 为全面落实洛阳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全市政法系统会议精神,近期,洛阳市公安局印发《全面护航现代化洛阳建设十六条措施》,全力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做实法治保障,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持续发力
【资料图】
提高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动执法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加快推进基层所队专职法制员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案件办理实效,最大限度减少案件侦办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上持续发力
提升重点项目保障力度。紧盯重点项目,深化拓展洛阳公安“12345”项目警务服务机制运行成效,建好用好项目警务工作站,全力服务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扎实推动“简案快办”。聚焦涉企案件和民生“小案”,扎实推进“刑事案件139”“行政案件127”简案快办模式,细化案件分类,严把办案时限,提高办案效率,减少刑事司法对企业的干扰。
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
在保护市场主体上持续发力
坚持谦抑审慎办理涉企案件。审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办理案件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统筹做好“挂案”清理工作。扎实推进“挂案”清理专项行动,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执法行为。
实施触发式“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不存在触发情形的市场主体,实行“无事不查、无事不扰”,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法治公平、透明公正、竞争充分的良好环境。
聚焦主责主业,倾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紧盯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涉黑涉恶、非法集资、欺行霸市、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和知识产权等突出违法犯罪,坚持严打严治,重拳出击,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大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破案打击和追赃挽损并重,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持续巩固提升“护栏行动”成效。针对风口产业、文旅业态带来的大客流、大人流、大物流冲击,严格落实红黄蓝阀值预警机制,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
提升企业周边治理效能。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区域、大中型物流市场等周边巡逻防控。以主动警务“查控清”为抓手,指导企业加强单位内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安全检查和排查整治,避免和降低企业损失。
强化执法监督力度
健全完善全周期执法监督机制。持续强化“慧法”系统的推广使用力度,实现对涉企案件全流程监督预警。坚决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逐利执法、滥用强制措施等执法突出问题。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坚决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完善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健全涉企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
构建高效便捷公安政务服务环境
不断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按照市政数局关于“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配合做好审批服务人员进驻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等工作,积极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免证可办”事项清单,持续推进“四减一优”改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加快复制推广“样板间”经验做法。按照市局党委“一个项目一个样板间”的部署要求,积极学习借鉴“优化营商环境样板间”经验做法,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加快复制推广。要在县区和偏远派出所复制推广“一窗通办”经验,打造第三级便民利企服务实体,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回应企业社会需求。深入贯彻省公安厅十项便民利民措施,节点落实落细洛阳市公安局便民利企二十条举措,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放管服改革释放的红利。设置助企窗口和绿色通道,提升洛阳警民通和“警企服务站”影响力,为企业提供“面对面”“键对键”沟通联系渠道。
扎实推动“万警助万企”活动。动态更新包联帮扶企业,以开展入企走访,纾困解难工作为抓手,扎实推动“三项清理”活动,确保各类涉企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编辑:李东东
来源:中宏网河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