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有些事太快,真满足不了需求_焦点速讯

2023-06-22 12:08:16 来源:S叔Spenser

如果问起来,这十年里什么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会想起阅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忆里还停留在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的激烈讨论里,一转眼,文本阅读遇到了更大的对手——

视频阅读。

3分钟带你看完《百年孤独》、5分钟带你领略《红楼梦》的世界……

甚至连那些原本就翻拍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也被二次加工,几分钟就可以让你看完。

历史解密、情感指导、人际关系……所有的你能遇到的遇不到的,似乎都能从这些作品里找到答案。

3分钟阅读,火了。

1

为什么“3分钟看完一本书”,“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越来越火?

答案很简单,抓住了用户的焦虑心态。

在当下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加速的时代里,人类各种事物上追求越来越快的速度。

基于对迅速获得结果的追求,阅读这件事,显得漫长而又格格不入。

于是现在的视频标题流行用括弧加强标注,诸如“三分钟”“五分钟”之类,给予用户越来越短的浏览时间提示。

这并不是阅读视频的专利,比如1个月掉秤20斤、1周教你从剪辑小白到专业后期……

可以说,越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得到效果的事情,越很好地抓住了用户的痛点。

虽然大家在嘲笑“量子阅读法”无非就是一场欺骗智商的闹剧。

但其实每个人,都恨不得有一套量子方法论来完成人生追求。

不过即便如此,这类视频依然逃不过被加入收藏夹吃灰的命运。

人们对速成的渴望,远超于对自我的认知。

2

除了速度上的诱惑,打标签也成为了哗众取宠的一大卖点。

渣男、渣女、贵妇、小三……作品人物一些特殊身份和经历,在忽略时代背景后,被粗暴地打上现代标签。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和《红与黑》里的于连。

他们本身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并不妨碍被现代人用“渣男”一言概之。

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视频创作者们必须用一句话吸引观众的目光,制造出强烈的矛盾冲突,不断将长内容压缩。

我们甚至不难发现,很多创作者为了做出一个系列,无论200页的作品和2000页的作品,都可以用“三分钟”完成故事重新构造。

不得不说,相较于图文阅读,视频阅读的展现方式更加多元,也更加直观。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在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

当我们选择用这种方式进行“阅读”,那就等于是把自己对于作品的思考权利交给了别人。

网络上有句话说的好:

“纯粹”的阅读会因为视频阅读的二创性质而不可避免地被牺牲,读者永远无法从视频语料中接近原始的文本,遑论将之内化为自我的经验和感悟。

一个人对于作品的领悟层次不同,往往和他本人的生活阅历有关。

要知道,当一个视频博主能够在一个月内做出了二十多条类似视频,我都开始怀疑,他是否也是“3分钟系列”的忠实用户?

如此快速地阅读模式,颇有些囫囵吞枣。

当初复旦梁永安教授的出圈,建立在他几十年对于文字的研习和对人生的理解。

阅读类博主门槛不高,但真能做得好,绝对不是一蹴而就。

或许我们不能因为时间不够,就放弃了思考的权利,让那些并没有真知灼见的价值观,附着在我们的大脑上。

当然,无论讲述者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阅读本身。

我们期望从阅读中获得的,是超越自身生命所能亲身经历的体验,如梦如幻,欢愉悲伤。

3

叔问过身边很多人,隔离期间是否能够静心去做一件事?

大家想了想后,都没有答案。

当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后,其实并没有因此就能静下心来阅读。

到底是短视频确实顺应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还是我们顺应了短视频的播放节奏?

美食教程、穿搭指南、景点打卡……这些类型的创作,毫无疑问用视频能够带来更加直观的效果。

而一些哲学书籍、深度影片,我更加倾向自己先看一遍,然后带着思考去看解析。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话题:

为什么以前都是书籍火了然后翻拍影视作品,现在是影视作品火了大家才去关注书?

有人回答:“其实原著在圈子里口碑也很高,只是你没关注罢了。”

前有《明朝那些事儿》的爆火,能够把阅读这件严肃的仪式变得生动有趣。

后有《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时隔多年依然值得回味。

其实这些都不乏是很好的知识传播方式,并且在时代的变迁下依然存活了下来。

无论是小说本身火,还是翻拍作品火,这些都不是靠三言两语,能够把魅力展现出来的。

阅读从未死亡。

就像罗翔说刑法,深受年轻人喜爱。他的表达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法律产生了兴趣。

但这只是带你入坑的起点,所有的内容科普还是建立在以文字为载体《刑法》之上。

真正想要钻研一门学问,只会听是万万不够的。

短而精炼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但阅读这件事,最终靠的还是大脑。

谁会愿意在和作品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出现第三者频频插足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视频阅读,建议大家可以在荐书荐影中去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但千万不要误以为,那些是你的东西。

我相信视频阅读永远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

我也相信文字一定有视频无法传达的力度。

或许,这也是我更文的意义所在。

▲点击上方“Spenser”关注公众号

和百万青年一起,围观叔的品牌人生~

推荐阅读:》 《 》 《 》 》 《》 《》 》 》

END

欢迎星标“S叔Spenser”

了解更多一手【商业】、【投资】资讯

一起抓住时代红利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健帆生物:6月14日融券卖出金额148.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2.56% 今日聚焦 健帆生物:6月14日融券卖出金额148.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2.56% 今日聚焦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健帆生物6月14日获融资买入1090 10万元,占当日买

最近更新